摘要:通过分析授权发明专利的发明人相关数据来发现研发人才分布特征是一种新探索,解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专利IPC分类和研发人才领域分类对应关系复杂的问题,完成了对15个副省级城市专利发明人分领域相关数据的提取建库和一个样本城市细分领域研发人才的数据建库,进而比较分析研发人才分布特征,并耦合分析相关新兴产业发展态势。
关键词:专利﹔研发人才﹔分析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爆发,这为我国新一轮经济转型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投创刺力股"竞争的关键,科技研发人才资源成为竞争的核心要素。区域经济已经高度嵌入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链条中,区域人才竞争更是日渐趋于白热化,尤其是在当前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准确理清产业研发人才结构和数量,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配置资源、制定产业政策和精准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起到重要作用。
本研究以青岛作为样本,探索一种科技研发人才定量分析的新方法﹐从分析有效授权发明专利的发明人的角度,定量分析重点产业(领域)的人员规模和增速、人才分布特征、机构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数据表现,并对标到全国15个可类比的副省级城市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合副省级城市的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趋势,验证研发人才聚集度与产业发展、经济转型的关系,并预示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
1数据分类和梳理
由于人才分布的复杂性,人才的流动性,人才所属专业领域的交叉性等原因,国内人才分布的研究大多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这种方法存在着问卷设计是否科学、填写问卷的覆盖面是否充分、回收问卷是否齐全和所填内容准确性不能保证等诸多不科学因素,因此此类研究往往是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较多,准确客观反映人才分布特征的较少。本研究试图从发明专利授权的发明人角度,力求不受主观因素影响,客观测量人才分布特征,研究难点是产业分类、人才分类、研究领域分类和专利分类的匹配。
1.1确定产业领域分类对照关系
依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确定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领域的一级分类,即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结合样本城市青岛的特点,梳理该城市重点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九个特色产业分类,即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现代农业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现代海洋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分析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的二级、三级分类目录,梳理出其与九个特色产业的对应关系,完成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九个特色产业的分类对照表。
1.2确定发明授权专利分类与产业领域分类对照关系
根据2017年1月公布的国际专利分类表(IPC)的分类原则和结构特点,确定上述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九个特色产业对应的IPC分类号,根据映射关系,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2011—2016年的发明授权专利进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构建专利专题数据库;为凸显样本城市特色,再对青岛市2011——2016年的全部18782项授权发明专利进行了九大特色产业分类,做到每条专利数据与分类领域一一对应,构建样本城市的9个专利专题数据库。
1.3确定研发人才的所属领域与产业分类的对照关系
人才分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一般的研发人才分类是按照学科分类的方法[1],但是学科与产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大量存在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情况,没有标准的分类原则,本研究为力求准确并规避重复统计,以专利分类作为该专利发明人所属产业领域分类的原则,不考虑人才专业背景,只考虑发明此专利对该专利所属产业的贡献。这样就基本建立起了人才与产业的分类对应关系。
2研究分析方法
2.1 副省级城市发明专利对标比较
15个副省级城市包括10个省会中心城市和5个沿海计划单列市,这些城市代表了中国城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既是中国版图上经济辐射的节点城市﹐又是未来经济转型的引擎城市,也是人才聚集高地城市。
分析这些城市发明授权专利总量,能够看出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看出这些城市经济发展驱动力的量级﹐总量越大,代表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越强,代表着城市新兴经济的发展越优质,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力越强﹐也代表着技术创新人才聚集度越高[2]。
分析这些城市发明授权专利的增速情况,能够体现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趋势,体现技术创新的各要素协调性,代表城市经济转型对技术创新的需求,也体现城市未来产业的竞争力,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也代表技术创新人才的聚集趋势,城域对人才的吸引力等。增速越高,说明技术创新呈增长态势,技术创新人才的聚集度增加,人才释放技术创新效应增大,代表城市的经济转型、新经济驱动的动力足,可持续竞争力增强。
分析15个副省级城市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数量对比,还可以看到全国副省级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布局,可以通过这些城市经济节点洞见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趋势,也可以洞见各领域创新人才的聚集高地。
2.2样本城市研发人才分布特征研究
重点分析样本城市的人才总量和人才逐年